[用户登录] [免费注册] [忘记了密码]     www.zsw-qd.com   业务热线:13914387778

 

      陶桂林从小离开吕四,外出谋生。因他刻苦学习,勇于进取,在上海滩开辟了自己的天地。三三十年代初,崭露头角,一鸣惊人,成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。虽陶桂林事业飞黄腾达,如日中天,但他没有忘记养育之地和家乡父老。每逢回家探亲,他都要挨家挨户拜访长辈,看望小时在一起的朋友。同他们嘘寒问暖,剖心至骨,畅叙衷情。如今凡是说到陶桂林情系故地,热爱家乡的话题,吕四人总是赞不绝口,侃侃而谈。
        吕四历史悠久,名胜古迹较多。陶桂林出于建筑师的眼光,对镇上的古代建筑特别关爱。有次回
家见古镇的洞宾楼和文昌宫年久失修,面临倒塌,连忙派人从上海运来木材,加以修缮。1925年,陶
桂林看到东门城河上的来鹤桥桥桩腐烂,桥面破旧不堪,他慷慨解囊,用二千元重建了一座西洋款式,古典装饰的钢筋水泥桥梁(亦称东门洋桥)。竣工典礼那天,这座通东屈指可数,壮美雄伟的大桥边上,人如潮涌的欢腾场面,成了当时《通海新报》的头号新闻。
       1929年秋,吕四连降暴雨,洪水泛滥成灾,四乡八村的灾民涌上了街头。陶桂林在上海得知后,
马上买了一大批大米和面粉,日夜兼程运回吕四。当即召集镇上十几个大饼店师傅,连夜做大饼、摇
面条,并在观音山向灾民发放救济粮。为防后患,他组织人马疏通河道,后又在十九总大河入海处,
建造了一座船闸(亦称西门闸)。
       天有不测风云,1931年吕四沿海又遭台风袭击,海堤被潮水冲垮,老坎边上一片呼救声。乡里运一天灾人祸,陶桂林急得当夜赶到吕四。他站在大洋港东袁家灶的土墩上,顶着风,含着泪对灾民们说:“乡亲们遭灾受难,我心里很难过。为保百姓生命财产安全,我陶桂林自愿捐献一笔钱,重修吕四海堤。”灾民们激动得纷纷磕头跪拜,“陶桂林大恩大德,菩萨保佑他长命百岁。”陶桂林为造福乡里,改变民穷国贫的面貌,当初就有卓越远见和惊人的胆识。1930年,在吕四镇西街创办了“志诚建筑职业学校”(亦称陶氏校)。陶桂林自任校长,聘请了十几位国内著名的国文、英语教师和高级工程师来校任教。对这些难得的人才,他十分尊重,以礼相待,结为知交。职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上下努力,办得有声有色。在陶桂林言传身教下,学校所培养的100多名优秀学生,后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骨干力量。
       当年志诚职校的校歌歌词,是陶桂林和教师们共同商讨反复推敲,由彭心渊(陶桂林秘书)执笔而成。当时这首震撼人心的歌曲,在东疆大地影响极广。事到如今,街上健在的老人怀旧时,还能哼唱几旬:“大江之北,黄海之滨,巍然我校兴。修德讲学技能,求进复求精;做到双手万能,劳工是神圣。振起兮顽惰的民性,唤醒兮萎靡的国魂!努力兮前进,建设兮文明,发扬我华夏之精神。”五十年代初,年近花甲的陶桂林桥居美国。远隔重洋,身处异国他乡,浓浓故乡情结一向未变。
        晚年他还牵挂着家乡的教育事业,托其四儿子陶锦硕回乡捐款,重建了吕四小学(现称桂林小学)。陶老生生前曾几次对家人说:“有生之年回家看看,享受落日前的余晖。”可是身不力行,未能如愿。不幸于1992年在美国与世长辞。也许是故乡的百姓祷告灵验,陶老终年正好百岁。陶桂林虽未叶落归根,但吕四人心中早已为他树起了丰碑。
版权所有©2024   苏ICP备11072532号    邮箱登录

在线客服1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在线客服2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在线客服3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热线:13914387778
启东招商网竭诚合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