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用户登录] [免费注册] [忘记了密码]     www.zsw-qd.com   业务热线:13914387778

 

死人做个“触落”,活人吃个“煞乐”。这句沙地俗语,源自烧经作飨,祭祀祖先。“触落”,意思是做做样子而已,“煞乐”,意思是痛快、尽兴,全句意思是说烧经祭祖备办酒菜,死者之“吃”不过是个象征性的仪式,而活着的人却可大饱口福,敞开肚子吃个痛快。这样理解还只是望文生义,只知表象,要真正理解此话的潜在内涵,还得从烧经作飨说起。

沙地多孝子,对死去的先人,会经常念及他们对后人的功绩。灵堂里常常可见这样一副挽联:“终生俭朴留典范,一世勤劳传家风。”可以说这是对先人含辛茹苦、惠泽后人的高风亮节的高度概括。为表永志不忘,子孙们每逢先人去世之日(俗称“忌日”)要备办酒菜作飨烧经祭祀,沙地人俗叫“烧羹饭”。

作飨,要放在前头屋(公堂屋)里,作飨时,要把台子横过来放,即台缝要跟前后墙平行,以示宴请阴间祖先(阳世之人的饭桌都是台缝朝着大门,如朝南房子,台缝就须南北向),东、西、北三面放凳,空出南面,围上绣花台围,摆上香炉蜡扦,作飨时要点香焚烛。摆放碗筷数以本家去世的先人数而定,一般“请”到户主的祖父母辈,包括先祖先母、先父母,还有夭折的兄弟姐妹(成年的)等,有的人家还“带”上去世的姑父母、姨父母等,之所以要带,或因其本家无子女烧经,或与所“带”之家关系特别亲近,视之如父母。——这是“忌日羹饭”。“忌日羹饭”都由儿子或孙子烧,如兄弟几个的,则大儿子烧“正忌日”,即父母去世那天烧经,二儿子向前移一天,三儿子再向前移一天,依次类推。

农历年末,沙地人家还要烧“过年羹饭”,“宴请”家族祖先,共同除旧迎新。桌上摆放的碗筷就得兼带族中近支所有死去的祖辈和父辈先人,旧时,不少人家往往多达二十几只,一张桌子放不下,要南北并排放两张桌子。这种羹饭又称“烧总台”。通常,每家都定下固定的日子烧“过年羹饭”,如有祖先在岁末去世的,那么这次“忌日羹饭”就算是“过年羹饭”了。另外,新媳妇过门、生了儿子过周岁,要“烧总台”,通报祖宗,家里添人进口了,祈求得到祖宗庇佑;长辈六十、七十做寿,也要“烧总台”,通报祖宗,家里出了寿星,洪福齐天,与祖宗同庆。此外,下沙一带还流行烧“生日经”,即先父母生日那天烧经,不过“生日经”不是儿子烧,而是大女儿或小女儿烧。

烧经作飨,台上放菜也有定数,最少4碗,通常为6碗或8碗。“烧总台”放两张桌子的,则两桌都是同样的碗数一样的菜。用什么样的菜作飨,也有约定俗成的定规。豆腐、茶干是必不可少的,百叶、粉皮都可上桌,所以,穷人家往往说“烧个豆腐羹饭”。其次得有一碗整条的红烧鱼,通常是白鱼(链鱼)、青鱼(草鱼),谓之“青青白白”。不用鳊鱼、黄链头(鳙鱼),因鳊鱼头太小,花鲢头太大,用此作飨,儿媳妇会生小头鬼或大头娃娃。摆鱼碗得鱼头朝里,是为让财气游进来。海蜇和甲鱼不能作飨,因为那是沙地骂人的话,用来祭祖是对祖宗的大不敬。其它作飨用菜,一般是红烧肉、狮子头、蛋饺子之类,鸡、蛋、虾等也可用于作飨。

祭祀先父母的“忌日羹饭”最隆重。嫁出的女儿不请自来,娘舅家、姑妈家、丈人家都要请来,大户人家往往还借此机会宴请一些知己朋友、世交,菜肴也更为丰盛,作飨台上放六只、八只至多十只,而作飨过后,宴请亲朋好友吃的菜则可多达十六只(称八冷八热),甚至二十只以上。可见沙地人迷信观念并不重,烧经作飨,“宴请”死人,原本不过是个形式,即“做做触落”,死人还能吃什么?至多是“吞口热气”吧,丰盛的菜肴其实是宴请活人的。从前,沙地农家大多贫穷,平时很少买鱼买肉,烧羹饭了才不得不买,难得吃鱼吃肉,自然要敞开肚皮吃个痛快。这就叫“死人做个触落,活人吃个煞乐”。话里浸润着对贫穷生活的辛酸记忆。

不过,话又说回来,有些人,父母活着的时候没有恪尽孝道,致使老父老母怀着满腹的怨气踏上黄泉路。父母死后,反而大摆排场,不仅把丧事办得十分气派,而且“忌日羹饭”也力求“体面”,这样奢侈的做派,其实有悖于孝子之道。欧阳修为亡父作的墓表中说到,他父亲每逢年节祭祀,总会流着泪说:“祭示再丰盛,也不如在世时微薄的奉养”。(祭而丰,不如养之薄也)。后辈对于前辈,还是趁前辈健在时多多给予生活上的关顾,多多给予精神上的抚慰,即使前辈患了不治之症,回天无力,也得让老父母含笑赴黄泉。  

再说作飨的程序。迎合阳世“酒过三巡”的俗规,祭祖烧经也要酒斟三次,三次酒斟过,就要盛饭。盛饭用茶碗,盛满后扣在另一茶碗里,使碗面隆起呈馒头状,寓“发”之意。一人一碗上桌后,再用一大碗,同样对扣后端上桌,饭上插一调羹,让祖宗们吃完一碗后再添。近时,沙地人这道程序简化了,不再给每一位先人盛饭,而只盛一大碗饭让其自己盛,也不再对扣了,而去街上买来馒头作飨,也寓“发”之意。

盛饭之后,晚辈们依次磕头。磕头的气氛很肃穆,在香烛前面地上放一草垫,男人们从死者的儿子(孙子)起依次朝北先唱个喏,然后跪下,双手按草垫,头舂下至额头近地面,直起身来再拜,共拜四下,再站起身唱喏,意态很是虔诚。旧时,女人是没有资格磕头的,由此也可见男尊女卑的旧俗。现在的年轻人对着过世的祖先磕头也“做做触落”了,草草率率地点几下头,连旧时称为“鞠躬”的姿式也没有摆出来。有人便戏言称之为“台底下锥跟斗。”  

磕过头,就是“烧经”了。据考,“烧经”本是烧化由孝子去庙里向和尚“请”来的经文,据说这种经文烧化可以超度死者早日脱离地狱,转世投胎。后来,人们附会阴间社会与人世间一样,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,为使死者少受或免受地狱酷刑,处处需要金钱铺路,便改为烧纸钱了。半个世纪以前,人们都烧化锡箔摺制的“银子”,“银子”有多种摺法,式样也就五花八门。还有就是黄草纸仿照古钱币式样刻出的“纸钱”和黄草纸裁剪成小块以关革线串起来的“锭”。后来,有人仿照人世间的纸币,以木板刻出“冥国银行”版子,手工印刷制作“冥票”。自电脑盛行后,更有以当代人民币图案、美元图案印制的仿真钞票,各种金元宝、银元宝以及金银首饰等等,名目繁多。于是,有人便将“烧经”改写成“烧金”了。

版权所有©2024   苏ICP备11072532号    邮箱登录

在线客服1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在线客服2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在线客服3: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热线:13914387778
启东招商网竭诚合作!